许贡这个人,本来在三国没什么名声,但是许贡被孙策杀了三年之后,许贡的门客趁孙策打猎时刺杀孙策,导致孙策重伤而亡。除此之外,许贡还曾迫害盛宪九五配资,截杀会稽周昂兄弟。其政治立场颇有些值得玩味的地方,本文试图探究一番:
截杀周昂、周喁兄弟
许贡在汉末初平年间(公元190-193年)曾任吴郡都尉,是名士许靖的好友。许靖为躲避董卓之乱逃到江东,许贡等人收留了他。许贡的上司、当时任吴郡太守的是会稽人盛宪。盛宪字孝章,是当时天下有名的大名士,与孔融交好,孔融对其极为推崇。公元194年,盛宪因病辞官,许贡继任吴郡太守。
初曹公兴义兵,遣人要喁,喁即收合兵众,得二千人,从公征伐,以为军师。后与坚争豫州,屡战失利。会次兄九江太守周昂为袁术所攻,喁往助之。军败,还乡里,为【许贡】所害。——《会稽典录》
会稽周氏三兄弟周昕、周昂、周喁的事迹散落于史书记载当中,其中大哥周昕曾任丹阳太守。190年曹操兵败荥阳汴水,士卒死伤惨重,于是到扬州募兵。扬州刺史陈温、周昕帮助曹操募兵四千人。同时,周喁跟随曹操北上。
这里需要说明一下,曹操其实没这么大的魅力,人家周氏兄弟愿意帮助曹操,是因为当时曹操与袁绍关系密切。曹操到扬州募兵,大概率是袁绍授意安排。返程途中曹操新募集的士兵叛乱,只剩千余人,曹操和周喁只好到河内依附于袁绍。
191年孙坚西进攻董卓收复洛阳之际,袁绍公然表奏周喁为豫州刺史,前去争夺豫州,结果被孙坚、袁术击败,正好周昂那边也被打的很惨,于是前往九江救援二哥。之后,周昂、周喁兄弟战败,准备退回老家会稽,结果半路上为吴郡太守许贡所杀。
周氏三兄弟的政治立场很明确九五配资,是党附于袁绍的。袁术在淮南的时候,周昕因为不喜欢他的为人,就拒绝与他交往。袁术以此痛恨周昕,并且私自任命吴景为丹阳太守,派遣吴景去攻打周昕。周昕不愿意祸及百姓,就解散了部队,回到会稽老家。196年孙策攻会稽,会稽太守王朗大惊,遣周昕等率兵前去应战,周昕战败被杀。
当时势力较大的诸侯分成两大阵营:袁绍、曹操、刘表VS袁术、公孙瓒、陶谦。周氏兄弟党附于袁绍,与袁术为敌,但许贡却在半路截杀了周昂、周喁兄弟,从这里看的话许贡站在袁术一边的。
迫害盛宪、高岱太守盛宪以为上计,举孝廉。许贡来领郡,岱将宪避难於许昭家,求救於陶谦。谦未即救,岱憔悴泣血,水浆不入口。谦感其忠壮,有申包胥之义,许为出军,以书与贡。——《吴录》
前面提到过了,许贡本来任吴郡都尉,盛宪因病辞官后继任吴郡太守。盛宪任太守时,曾举荐高岱担任上计吏,高岱字孔文,是吴郡的名士。许贡不知道什么原因,要迫害以前的上司盛宪,高岱把盛宪藏在了许昭家中,并找徐州刺史陶谦求救,陶谦受到感动,答应出兵解救盛宪,同时给许贡写了封书信。
最终盛宪、高岱总算是逃出生天,活了下来。盛宪是会稽郡名士、高岱是吴郡名士,他们躲过了许贡的迫害,最终高岱死于孙策之手,盛宪死于孙权之手。田余庆先生在《孙吴建国的道路》中,把盛宪、高岱之死看作孙氏诛戮江东英豪的证据。
许贡为何迫害盛宪、高岱,其实有些让人费解,姑且把这段事实摆在这里,继续往下分析。
195年孙策以袁术名义经略江东,灭刘繇、平定丹阳郡、吴郡。许贡在由拳被击败后投奔山贼头领严白虎。不久后严白虎又被孙策击败,两人只得投奔在余杭的许昭。孙策说:“许昭有义於旧君(指盛宪),有诚於故友(指严白虎),此丈夫之志也。”因此没有继续对他们赶尽杀绝。
初,吴郡太守许贡上表於汉帝曰:“孙策骁雄,与项籍相似,宜加贵宠,召还京邑。若被诏不得不还,若放於外必作世患。”策请贡相见,以责让贡。贡辞无表九五配资,策即令武士绞杀之。贡奴客潜民间,欲为贡报雠。——《江表传》
许贡失势后,仍然积极找机会夺回吴郡。他向朝廷上表,认为孙策骁勇冠世,指出放任孙策势力坐大,对中央政府以及曹操来说将终成大患,提出以皇命召孙策进京的主张。若此表被孙策截获,孙策找许贡来对质,许贡推说没有上表,孙策于是命令武士将许贡绞杀。
有意思的是,孙策“小霸王”的称号就是从许贡的上表中得来的,因为许贡认为孙策的骁勇和项羽相似。项羽是西楚霸王,所以罗贯中在写《三国演义》的时候,就给孙策取了“小霸王”这个绰号。
孙策击败许贡,但并没有赶尽杀绝,可是许贡却不甘心,所以才上表朝廷,希望朝廷下令把孙策调到中央。孙策截获了许贡的奏表,就直接杀了许贡,以绝后患,但这俩人的故事还没结束。许贡的幼子和门客潜伏了起来,准备伺机报仇。
200年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,他骑的是一匹快马,扈从骑兵被远远地甩在后面。这时忽然碰到三个人,这三人正是当年许贡的门客,他们趁机刺杀孙策,导致孙策重伤,不久孙策就去世了。
另据《三国志·许靖传》记载,许贡与许靖交好,许靖曾为避董卓之乱,前往投靠许贡,许贡被孙策攻破后,许靖又前往投靠会稽太守王朗,最终流落到交州,后来终于归于刘备属下。
许靖政治立场推测
田余庆先生认为,许贡郡望无考,或出句容许氏,家在故里,故家人得匿江边以俟孙策出人而杀之。许贡之死没有引起江东轩然大波,大概由于许氏以东汉朝廷命官自守,与吴会大族不甚相得,而其门第位望又不够高之故。
其实,我很想搞清楚许贡是哪里人,什么家世背景。按照田先生的猜测,句容县属丹阳郡,那许贡也是江东人,因为“吴会大族不甚相得”,所以才有杀周昂兄弟、迫害盛宪、高岱的举动。
许靖与许贡交好,二人又是同姓,因此也可以大胆猜测许贡与许靖同族,也是汝南人。但不论他是汝南人,或者丹阳句容人,好像对于搞清楚他的行为动机并没有多少帮助,所以只能大胆推测:
第一,是袁术一党。从许贡截杀周昂兄弟来看,有可能他是得到了袁术的授意。周昂、周喁兄弟正是被袁术击败,准备回会稽郡老家,路过吴郡,许贡不会无怨无仇截杀他们,因此有可能许贡站在了袁术一边。
第二,一个野心家。如果说许贡是袁术一党,但195年孙策攻吴郡时,孙策还没有完全和袁术脱离,按理说许贡和孙策同属袁术阵营,不会直接翻脸。所以,也有可能许贡就是一个野心家,他杀周昂兄弟、迫害盛宪高岱、看不惯孙策,都是因为他想在乱世中有所作为。
《三国演义》里说许贡和曹操一伙,这个很明显不太靠谱,许贡上表朝廷只是为了对付孙策。而且周喁曾经和曹操关系亲密,如果许贡听曹操的,那么不会杀了周喁兄弟。以上只是个人浅见,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起探讨。
参考资料:《三国志》裴松之注、卢弼《三国志集解》、田余庆《孙吴建国的道路》
配查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